IATF16949

IATF 16949:2016


IATF 16949是由國際汽車推動小組(IATF)編制,該小組成員由9個原始設備製造商以及5個協會構成,
新版IATF 16949:2016架構於ISO 9001:2015的基礎上,增加組織在
1.風險思維
2.二方評審
3.軟體產品
4.稽核能力
5.產品安全
6.社會責任

等新要求

AFNOR Groupe與多家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多年的合作經驗,奠定了與這些汽車廠商的密切合作關係,使我們累積了專業的汽車產業驗證經驗,並成為國際汽車產業驗證的核心領導地位。上至汽車零件工業,下至各式汽車零配件組織製造,全球已有超過1500多家企業接受AFNOR Groupe所頒發的國際汽車工業品質系統合格證書,是協助汽車業者組織行銷全球的最佳利器。
AFNOR Groupe是汽車業驗證界的領先者,選擇讓我們的經驗與專業來為您的企業服務,將使您的企業展現蓬勃的新契機。


IATF 16949:2016帶給您的效益

改善並提高產品與過程品質,滿足汽車廠要求


IATF 16949:2016標準的真正內涵是通過調動資源、優化系統管理方法、達到顧客滿意、提高效益、減少浪費為最終目的,其要求不但能促進設計、生產與安裝,更可以達到改善產品服務的過程與方法,有效降低生產變更的可能性,進而簡化品質管理系統的複雜程序。

整合汽車業品質管理標準,減少多重認證體系

ISO/TS 16949整合了美國的QS 9000、德國的VDA6.1、法國的EAQF以及義大利的AVSQ標準,推行和認證ISO/TS 16949可減少汽車行業品質體系的多重認證,從而降低成本。


共同的IATF第三方註冊方案,保持全球一致性

通過IATF 16949:2016的認證將會被IATF的汽車廠所承認,增加全球採購的信心,從而減少汽車廠第二方和第三方審核的次數,使在供應鏈裡所有的供應商和外包商皆能適用此一公共品質體系,進而向世界範圍內的汽車製造上提供優質的產品。

在供應鏈中使用共同的品質體系方法,保持分包商的發展與一致性

對於向眾多國際性汽車製造商供貨的供應商,通過IATF 16949:2016審核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使用通用的語言更有助於提高對品質要求的理解。

~~~~~~~~~~~~~~~~~~~~~~~~~~~~~~~~~~~~~~~~~~~~~~~~~~~~~~~~~~~~~~~~~~~~~~~~~
供應商質量管理的基礎與核心:
二方審核管理&變更管理


如果有人問供應商質量管理中最基礎、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管理是什麼,個人覺得應該非「二方審核管理」和「變更管理」莫屬。

首先咱們就分享一下二方審核管理,這個在新版IATF 16949中又提升了地位的供方管理重中之重。

一.審核的基本概念

說到二方審核管理,首先還是和大家一起把審核相關的基本概念再重溫一遍,今天的分享重點並不在於審核技術,而是在於如何做好二方審核的管理工作,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就是,如何做好供應商二方審核的策劃和統籌管理。

1.審核:為獲得審核證據並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並形成文件的過程。

2.審核準則:用作依據的一組方針、程序或要求,審核準則包括適用的方針、程序、標準、法律法規、管理體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業規範。

3.審核證據:與審核準則有關的並且能夠證實的記錄、事實陳述或其他信息。

4.審核發現:將收集到的審核證據對照審核準則進行評價的結果。

5.審核的分類:

按審核委託方可將審核劃分為第一方審核、第二方審核和第三方審核;

(1)第一方審核,亦稱內部審核,由組織自己或以組織的名義進行,出於管理評審或其他內部目的,可作為組織自我合格聲明的基礎。

(2)第二方審核由對組織感興趣的相關方(如顧客)或由其他組織或人員以相關方的名義進行,俗稱「二方審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如何管理二方審核。

(3)第三方審核由外部獨立的組織進行。

除上述分類外,審核還可依其對象不同分為體系審核、過程審核和產品審核。

(4)產品審核是指檢查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主要針對產品。

(5)過程審核是指檢查規定的控制方 法或作業程序是否 滿足策劃結果的能力,主要針對過程。

(6)體系審核是指為獲得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證據並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準則的程度而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形成文件的過程。主要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尋找持續改進的機會。

體系審核又可分為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等。兩個或以上體系一起接受審核時,這種情況稱之為"一體化審核"或「結合審核」。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審核機構合作,共同審核一個受審核方時,這種情況稱之為"聯合審核"。



二.二方審核管理邏輯

二方審核的管理邏輯是整個二方審核管理方案策劃的主線和總體思路,當這個邏輯分享完之後,就可以按照這條主線編制和完善二方審核管理方案和程序文件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這條主線吧。

第一步:明確二方審核的觸發條件,例如質量業績TOP的零部件和分供方,有重大影響的零部件和分供方,新品開發重點零部件和分供方,高風險分供方等,以明確的觸發條件標準為基礎再確定審核類型(產品、過程或體系審核),有的企業按照先產品審核、如果問題嚴重或未解決然後升級過程審核,最後問題依然無法解決再體系審核的套路進行二方審核,個人不太贊同這樣的做法,我建議產品審核和過程審核應該一起進行,這樣高效且不會有遺漏。至於體系審核,建議將其作為供應商質量能力提升範疇去做,當然前提是不同範疇的觸發條件或標準一定要先界定清楚。

第二步:制定適宜的審核準則,產品審核的準則一般就是產品的技術標準和工程規範,過程審核和體系審核的準則一般根據ISO 9001/IATF 16949編制,國際上先進的汽車巨頭都有自己的二方審核和認證準則,這些準則早已成為行業的標杆,可以借鑑。如大眾的FORMQ,福特的Q1等,目前國內自主品牌也只有長安汽車率先推出了第一個二方認證體系QCA。

第三步:制定審核計劃,根據IATF 16949的要求,很多企業的二方審核計劃都是做成年度計劃,年度計劃的優點是可以統籌考慮資源,缺點是無法準確的對應審核觸發條件,績效的變化太大,同時偏移的風險也很高,現在較為流行的做法是在審核觸發條件完善的前提下,做月度計劃,精準追蹤績效,提高審核的針對性,減小偏移,每月發布下月的月度計劃,並在計劃中備註審核類型和審核觸發條件。

第四步:審核資源落實,因為二方審核很多需要出差等,所以審核資源的保障非常重要,當然這些資源並不僅僅限於費用(雖然費用很重要,嘿嘿),還包括審核員日常的培訓資源,技術專業資源等。

第五步:審核的實施,這裡強調的是審核的技巧和審核的具體技術我們會在後繼篇中具體去分享,今天的重點是管理,所以只粗略的說一下二方審核實施的重點步驟:

①發布審核通知

②審核準備(受審核方產品、工藝資料,業績表現等)

③首次會

④文件審核和現場審核實施,並記錄審核證據

⑤形成審核發現並總結

⑥與受審核方溝通形成審核結論

⑦末次會

第六步:審核報告的形成,在審核實施里只說到了末次會,審核報告作為審核管理的步驟單獨進行說明,審核報告要規定形式和內容的要求,出了對於審核時間、地點等基礎信息要做詳細記錄外,對審核不符合項也要做明確的記錄,同時對本次審核對象評價(評分)。作為二方審核的管理方,應該對審核報告進行審批,並且形成審核報告台帳進行管理,所有紙質報告以檔案方式管理。

第七步:不符合項整改,在標準的審核步驟中,審核報告提交後,審核就告結束,但是在二方審核中還需要對不符合項進行整改,針對每一個不符合項都需要進行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實施,二方審核管理方應形成審核問題QTM表進行管理,並按時追蹤和發布問題整改進度,並形成考核機制。

第八步:整改證據驗證,對於第七步中的不符合項整改完成的證據進行驗證和歸納,當然對於嚴重不符合項,還是建議現場複審驗證,其餘的審核證據可以以各種媒介和形式提交,原則就是能夠完全證明整改已經到位,這些證據應該和QTM表每一個問題對應管理和閉環。

第九步:審核資料存檔,一個二方審核的最終完結需要這麼幾個交付來支撐:審核通知,審核報告,審核原始記錄(必然是手寫的審核證據支撐),不符合項整改計劃,不符合項整改驗證證據,這「五合一」文件內容全部對上之後,才能宣告一次規範的二方審核完結。這些交付齊全之後,就可以歸檔了,歸檔的管理也是二方審核管理方的一項重要工作。

第十步:二方審核管理標準化,將上述第一步到第九步的工作實踐熟練後,將二方審核邏輯進行梳理和完善並形成二方審核管理的程序文件。以上就是一個二方審核管理完整的策划過程。



近些年創新已經成了各行各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我記得我學院資深管理諮詢老師和我說過:二十一世紀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可見這個「變」字和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是多麼息息相關,當然這個「變」字既代表創新,同樣也代表變數,所以對於「變」的過程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上面我們說到了在供應商質量管理中兩個最重要最核心的管理:二方審核管理和變更管理,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變更管理。

一.變更管理總邏輯

供應商的變更管理邏輯上對顧客,內對研產供銷各環節,下對分供方,總的變更邏輯圖分為三個層次,以內部和外部為界限,以顧客的PPAP變化情況和影響程度為原則串聯整體的變更管理,下面我們會一個版塊一個版塊的為大家分享和解讀,而在此之前我們先熟悉一下變更的標準步驟和基本術語。

1.設計變更(顧客):顧客設計變更是指因顧客要求改變或質量缺陷,需要設計部門對原技術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

2.設計變更(內部):內部設計變更是指企業自身設計部門對原技術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

3.設計變更(分供方):分供方設計變更是指需要設計部門對分供方零部件原技術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

4.工程變更:包括工藝/生產方法變更、工裝轉移/更換/整修/添加、偏差校正、改為其他可供選用的結構/原材料、分供方和材料來源變更、零部件加工過程變更、零部件在其他地方加工、工裝停止使用超過一年重新使用等變更,工程變更還包括內部,需向顧客報備,分供方處的三種類型。

變更的標準步驟:

① 提出申請:需要進行變更的部門向變更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請的內容應該包含變更前後的區別,變更的目的等。

② 評審及批准:由變更管理部門組織相關部門(技術、質量、採購、物流、製造等)進行評審,評審內容包括變更實施的可行性,變更後成本的變化,單體試驗、台架試驗/路試、試生產、試裝等;樣件交付時間;工裝、模具、檢具變化點;變更所需周期、是否存在風險、應對措施;變更期間質量控制、生產交付;庫存件處理;PPAP批准;變更切換;變更通知書發放等並形成商談紀要備案。

③ 制定變更計劃:根據變更商談紀要的內容編制具體的變更計劃。

④ 實施及監督:按照變更計劃實施變更,並定期(周或日)進行變更實施跟蹤監督,如有偏離的情況應立即採取對策。

⑤ 驗證:對變更後的產品進行驗證,這個驗證包括單體試驗、台架試驗/路試、試生產、試裝等,當然根據不同的情況這樣的驗證有內部的,有顧客處的,還有分供方處的。

⑥ 切換(斷點管理):在變更完成之後一般會有一段新老狀態共存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老狀態產品如何處置,是否需要進行臨時措施,新狀態產品又在何時切換,產品切換與工裝切換是否吻合等工作都需要通過斷點管理來實現。

⑦ 固化/標準化:實物和工裝變更及切換完成之後,需要在FMEA,CP和作業指導書上對本次變更內容進行固化和標準化。

變更總邏輯圖如下:



二.內部變更

內部變更主要指在供應商內部發生的變更管理,主要分為內部工程變更和內部設計變更,該板塊主要梳理的是供應商內部特別是變更申請部門和變更管理部門之間的邏輯(詳見下圖):



三.外部變更

外部變更主要指影響到顧客的變更管理和分供方變更管理,主要分為影響顧客的工程變更和顧客發起的設計變更,以及分供方申請的工程變更和對分供方發起的設計變更,這個版塊主要梳理的是和顧客及分供方有影響的變更管理,特彆強調一個連結關係:無論是內部變更還是分供方變更,只要涉及顧客處提交的PPAP發生變化或者會對顧客產生重大影響的變更都需要連結到對顧客的工程變更申請子流程里去。具體邏輯如下圖:




應該說變更管理站在供應商的角度來說的話,邏輯非常非常的複雜,上要對顧客,下要對分供方,內部還有一堆繁雜的部門和流程(這裡真的想用「亂七八糟」來代替「繁雜」更貼切),真的很麻煩,為了把這個邏輯寫清楚,還是用了有別於以往的邏輯順序來和大家分享變更管理中的關鍵要素和流程,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另一種意義上的創新吧,所以今天在「變」中給大家分享變更管理是巧合呢還是天意,這個裡面的意味還是留給大家細細體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