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區塊鏈! 打造百分百透明產銷履歷
記者 黃琲茹 / 攝影 林隆士 報導 2019/01/14 20:33
說到2019年的科技新趨勢,「區塊鏈」就是其中之一,過去您可能會覺得,區塊鏈是一大串虛擬數據,但其實它的「不可篡改」又「可共享」的特性,已經被運用在食安履歷中,台灣新創公司和台東池上青農合作,透過感測器,收集每一粒米「從栽種到餐桌」的農產資訊,以區塊鏈技術種稻,技術領先全球,也讓台東池上米,登上英國金融時報。
圖/TVBS
小朋友:「快來,快來,拔蘿蔔。」 小朋友腳踩泥土,雙手捧著有機肥料,大把大把的撒。 青農魏瑞廷vs.小朋友:「待會喔,我們就會把它平均,灑在我們的稻田裡面,來,下來,下來,下來,快點,來,趕快,趕快,要灑均勻一點啊,要分散一點,在那個今年的六月,要過來看你們灑肥的秧苗,知不知道。」 我們跟著孩子們的腳步,走進田裡,感受土壤溫度,學習怎麼種稻,但青農的食農教育,還不只這樣。 青農魏瑞廷vs.小朋友:「那現在教你們做我們池上的便當好不好,快要蓋不起來。」
記者黃琲茹vs.小朋友:「還有誰要讓我看一眼,都是肉,肉,你放好多肉,啊飯咧。」
不只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為等等要吃的白飯「施肥」,台東的池上米還有新創舉,把區塊鏈技術,導入傳統稻穀種植。 記者黃琲茹:「我們搭乘最早的一班飛機來到台東,白米的故鄉,今天要談的是食安區塊鏈,不過說到區塊鏈,觀眾朋友腦海裡想到的,可能是虛擬貨幣的運用,但其實現在已經可以運用在食安把關,
像我身邊這一大片15公頃的農田,種得都是台東的池上米,1月15日就要插秧了,而未來在農田裡面,都會布置像這樣的感測器,而在種植過程中,包含了土壤的酸鹼值,還有空氣中的溫溼度,都會被記錄在感測器裡,納入產銷履歷標籤。」
田間作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被記錄在區塊鏈的資料庫當中,但,我們來訪的這一天,感測器似乎有點小狀況。 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vs.工程人員:「按一下,按一下,按一下,按一下,然後你,好,我按了,我按了,有了,有了,有了,時間好像不太對,你看一下,1月2日,上面網址上顯示的是那個12,12點01分,(所以它是多久的間隔會記錄一次),兩分鐘就一次,這個就有點異常,你看得出來嗎,(你說這一個,這一個是不是),0了嘛,所以這邊就有問題了,土壤濕度是0。」 異常數據,透過區塊鏈彙整,早就紀錄在雲端資料庫中。 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vs.青農魏瑞廷:「你什麼時候要放水,應該差不多,這邊已經開始放了嘛,那應該今天下午到明天,這邊就會進到這邊,那這是剛剛傳到的資料,現在都在我手機上。」
圖/TVBS
青農魏瑞廷:「區塊鏈的東西它是隨時隨地,你在田裡做任何事情,馬上就是上傳到雲端上去,那因為它有不可以竄改的特性,那所以在吃的過程,就是你的產品的過程,看到的時候,你是全部就是沒有竄改,沒有辦法去改變它。」
區塊鏈,Blockchain,從字面上來翻譯,就是把一個個區塊,用鏈子串起來,採用分散式的演算法,紀錄區塊資料,就像一個大型的網路帳本一樣,具有不可竄改、訊息加密的特性,對應在食品產銷的應用,可以是:育苗、種植、生長、採收、運送、分裝跟販售,這些流程,透過區塊鏈都能獨立被記錄,讓食材「可追溯」,更方便追蹤產銷流程,資料也更透明,數位化。
青農魏瑞廷:「因為它是一個微環境的監測,適合這裡的品種就可能集中在這個區塊,那想說現在政府在推外銷的話,未來就可以把最好的米就打入國際市場。」
池上米進入一期稻作的收割期,隨風起舞的稻穗,交織成金黃稻浪,而收割後的濕穀,再加工。
碾米廠第三代負責人陳政鴻:「第一關是去雜質嘛,第二關就是去殼嘛,(溫溫的),對,它的溫度大概比我們一般的混和的溫度,大概高10度到12度。」 碾米廠第三代負責人陳政鴻:「目前它的容重量是604.4,那目前我們國家的一等稻穀是560,所以它高出560很多。」
記者黃琲茹:「濕穀要變成白米,至少要經過4到6個加工的環節,而被挑選出來的白米,就會裝進我旁邊的大袋子裡,每一袋的重量是重達了一噸,而這些白米除了要符合,國家的標準規範之外,同時也已經進入了區塊鏈當中,手機上網一查,所有資料都在裡面。」
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它比較難的是說,我們把不同的資料給彙整在同一個生產履歷上,我們就可以把不同的因子,不同的生產者的這個資料,就混在一個生產履歷上,對,所以它就會變得有價值,因為傳統上它是沒有辦法串聯在一起的。」
把區塊鏈科技,導入稻穀種植產業,這樣的創舉,也吸引英國金融時報注意,派人來台專訪,但國內想推行食安區塊鏈,除了軟硬體佈建的挑戰外,農民同樣也需要「再教育」。
青農林建中:「我的反應是,這是什麼東西啊,那更何況,所謂的區塊鏈它必須要導入所謂的,你要上網去登入東西也好,你必須要學會操作電腦也好,有些老人家其實在紀錄的上面,它是有很大的問題的,所以這個必須要由我們年輕一輩的人來去做這件事情,然後帶領他們一起去做這件事。」
新舊世代的磨合,仍是農業轉型中,必須克服的一環,但對於新世代的青農來說,用科技活化傳統產業,區塊鏈的新思維,已經不算陌生。
圖/TVBS
青農林建中:「那我們一直在講產業必須要升級、要提升,其實這樣的東西,區塊鏈的東西,需不需要導入進來,導入所謂的區塊鏈進來的話,其實我們可以用數據去做分析,這個是生的,這是熟的。」
驚蟄種稻、春分生長,過去「看天吃飯」的農作,在區塊鏈中,透過環境數據,打造全新的「科技農民曆」,利用區塊鏈追蹤食品,也成為全球食安新趨勢,美國零售巨頭Walmart,在2019年9月後,也將蔬菜供應鏈,搬上區塊鏈,控管食品安全,阿里巴巴的「反食品詐欺區塊鏈平台」,也進入試點階段,美國科技巨頭IBM也跟家樂福合作,利用食品產銷區塊鏈,進行「誠信食品」計畫,區塊鏈在食安的運用,越來越全球化。
記者黃琲茹:「只要掃瞄標籤上的QR Code,食品的生產履歷立刻一目了然,像我手上這一片雞肉就是來自南投,而驗證單位則是農業科技研究院,其實不只肉類,包含了蔬菜、雞蛋、水果,越來越多的東西,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產履歷,而這樣的食安區塊鏈,運用在賣場的銷售端,已經越來越廣泛。」 賣場裡小到連一根辣椒的產銷過程都能被記錄,區塊鏈結合物聯網,用在食品溯源,每個被記錄的環節,都需要建置成本,雖然會反應在價格上,但其實也是一種「使用者付費」,消費者願意吃得更安心,也讓農產品的經濟價值再提升。
三商家購公關發言人葛柔:「其實消費者真的很願意去了解,他們吃進去身體裡面的東西,到底是從哪裡出廠的,那甚至是什麼時候包裝,或者是從哪個產地出來的,會讓這些占比再更加的提升。」 透過區塊鏈,記錄生產歷程,這個被譽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新科技,在未來,或許將成為,解決食安問題的完美解方。
記者黃琲茹vs.小朋友:「還有誰要讓我看一眼,都是肉,肉,你放好多肉,啊飯咧。」
不只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為等等要吃的白飯「施肥」,台東的池上米還有新創舉,把區塊鏈技術,導入傳統稻穀種植。 記者黃琲茹:「我們搭乘最早的一班飛機來到台東,白米的故鄉,今天要談的是食安區塊鏈,不過說到區塊鏈,觀眾朋友腦海裡想到的,可能是虛擬貨幣的運用,但其實現在已經可以運用在食安把關,
像我身邊這一大片15公頃的農田,種得都是台東的池上米,1月15日就要插秧了,而未來在農田裡面,都會布置像這樣的感測器,而在種植過程中,包含了土壤的酸鹼值,還有空氣中的溫溼度,都會被記錄在感測器裡,納入產銷履歷標籤。」
田間作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被記錄在區塊鏈的資料庫當中,但,我們來訪的這一天,感測器似乎有點小狀況。 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vs.工程人員:「按一下,按一下,按一下,按一下,然後你,好,我按了,我按了,有了,有了,有了,時間好像不太對,你看一下,1月2日,上面網址上顯示的是那個12,12點01分,(所以它是多久的間隔會記錄一次),兩分鐘就一次,這個就有點異常,你看得出來嗎,(你說這一個,這一個是不是),0了嘛,所以這邊就有問題了,土壤濕度是0。」 異常數據,透過區塊鏈彙整,早就紀錄在雲端資料庫中。 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vs.青農魏瑞廷:「你什麼時候要放水,應該差不多,這邊已經開始放了嘛,那應該今天下午到明天,這邊就會進到這邊,那這是剛剛傳到的資料,現在都在我手機上。」
青農魏瑞廷:「區塊鏈的東西它是隨時隨地,你在田裡做任何事情,馬上就是上傳到雲端上去,那因為它有不可以竄改的特性,那所以在吃的過程,就是你的產品的過程,看到的時候,你是全部就是沒有竄改,沒有辦法去改變它。」
區塊鏈,Blockchain,從字面上來翻譯,就是把一個個區塊,用鏈子串起來,採用分散式的演算法,紀錄區塊資料,就像一個大型的網路帳本一樣,具有不可竄改、訊息加密的特性,對應在食品產銷的應用,可以是:育苗、種植、生長、採收、運送、分裝跟販售,這些流程,透過區塊鏈都能獨立被記錄,讓食材「可追溯」,更方便追蹤產銷流程,資料也更透明,數位化。
青農魏瑞廷:「因為它是一個微環境的監測,適合這裡的品種就可能集中在這個區塊,那想說現在政府在推外銷的話,未來就可以把最好的米就打入國際市場。」
池上米進入一期稻作的收割期,隨風起舞的稻穗,交織成金黃稻浪,而收割後的濕穀,再加工。
碾米廠第三代負責人陳政鴻:「第一關是去雜質嘛,第二關就是去殼嘛,(溫溫的),對,它的溫度大概比我們一般的混和的溫度,大概高10度到12度。」 碾米廠第三代負責人陳政鴻:「目前它的容重量是604.4,那目前我們國家的一等稻穀是560,所以它高出560很多。」
記者黃琲茹:「濕穀要變成白米,至少要經過4到6個加工的環節,而被挑選出來的白米,就會裝進我旁邊的大袋子裡,每一袋的重量是重達了一噸,而這些白米除了要符合,國家的標準規範之外,同時也已經進入了區塊鏈當中,手機上網一查,所有資料都在裡面。」
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它比較難的是說,我們把不同的資料給彙整在同一個生產履歷上,我們就可以把不同的因子,不同的生產者的這個資料,就混在一個生產履歷上,對,所以它就會變得有價值,因為傳統上它是沒有辦法串聯在一起的。」
把區塊鏈科技,導入稻穀種植產業,這樣的創舉,也吸引英國金融時報注意,派人來台專訪,但國內想推行食安區塊鏈,除了軟硬體佈建的挑戰外,農民同樣也需要「再教育」。
青農林建中:「我的反應是,這是什麼東西啊,那更何況,所謂的區塊鏈它必須要導入所謂的,你要上網去登入東西也好,你必須要學會操作電腦也好,有些老人家其實在紀錄的上面,它是有很大的問題的,所以這個必須要由我們年輕一輩的人來去做這件事情,然後帶領他們一起去做這件事。」
新舊世代的磨合,仍是農業轉型中,必須克服的一環,但對於新世代的青農來說,用科技活化傳統產業,區塊鏈的新思維,已經不算陌生。
青農林建中:「那我們一直在講產業必須要升級、要提升,其實這樣的東西,區塊鏈的東西,需不需要導入進來,導入所謂的區塊鏈進來的話,其實我們可以用數據去做分析,這個是生的,這是熟的。」
驚蟄種稻、春分生長,過去「看天吃飯」的農作,在區塊鏈中,透過環境數據,打造全新的「科技農民曆」,利用區塊鏈追蹤食品,也成為全球食安新趨勢,美國零售巨頭Walmart,在2019年9月後,也將蔬菜供應鏈,搬上區塊鏈,控管食品安全,阿里巴巴的「反食品詐欺區塊鏈平台」,也進入試點階段,美國科技巨頭IBM也跟家樂福合作,利用食品產銷區塊鏈,進行「誠信食品」計畫,區塊鏈在食安的運用,越來越全球化。
記者黃琲茹:「只要掃瞄標籤上的QR Code,食品的生產履歷立刻一目了然,像我手上這一片雞肉就是來自南投,而驗證單位則是農業科技研究院,其實不只肉類,包含了蔬菜、雞蛋、水果,越來越多的東西,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產履歷,而這樣的食安區塊鏈,運用在賣場的銷售端,已經越來越廣泛。」 賣場裡小到連一根辣椒的產銷過程都能被記錄,區塊鏈結合物聯網,用在食品溯源,每個被記錄的環節,都需要建置成本,雖然會反應在價格上,但其實也是一種「使用者付費」,消費者願意吃得更安心,也讓農產品的經濟價值再提升。
三商家購公關發言人葛柔:「其實消費者真的很願意去了解,他們吃進去身體裡面的東西,到底是從哪裡出廠的,那甚至是什麼時候包裝,或者是從哪個產地出來的,會讓這些占比再更加的提升。」 透過區塊鏈,記錄生產歷程,這個被譽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新科技,在未來,或許將成為,解決食安問題的完美解方。
詳細報導請見: https://news.tvbs.com.tw/life/1065556?from=Copy_cont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