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擁抱「對的」風險

擁抱「對的」風險
2008年12月號(風暴下的生意經)

風險既然需要管理,就要有策略。也因此,面對風險,不再只有避開或承受兩種做法,透過風險移轉和保險的工具與市場,風險不僅可以評價,也可以交易。此外,風險的規畫與管理必須更為靈活,才能確實因應不確定的未來。

1970年代,企業策略經歷了一波革新。企業併購(M&A)蔚為風潮,相關的銀行、法律及策略諮詢等業務成為新興行業。隨著公司控管(corporate control)市場日趨活躍、效率日益提高,企業已不再爭相投入熱門產業,而是專注於自己的競爭優勢。如果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符,即使是成長最快速、獲利最高的部門,也寧可賣掉,賺取差價。相反地,為了公司的競爭力,即使保住最乏善可陳的部門,也是合理的。

在此同時,金融服務業對風險的了解與交易,也掀起一場革命(關於這項議題的探討,見本期另一篇文章:〈風險管理新利器〉〔The New Arsenal of Risk Management〕)。1973年,費雪.布萊克(Fischer Black)和邁倫.修爾斯(Myron Scholes)發表了著名的「選擇權定價模型」,可用來評估風險移轉(risk transfer)的價格。此後,電腦計算技術突飛猛進,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等各類金融風險,都可透過選擇權合約進行移轉,促成了蓬勃發展的新市場。沒多久,各類商品的交易也出現了類似市場。

改變風險管理的第三波革命

現在,上述兩項發展匯聚成的第三波革命,正在改變企業管理風險的方式。許多企業的基本運作、財務、行銷及策略選擇,也急需把風險加以量化,與金融市場的做法一致。種種問題因此浮現:這樁併購案還要繼續嗎?降低垂直整合會增加競爭力嗎?該自製還是外包?競爭對手的行為,會如何改變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中國經濟若惡化,是否會減緩產品需求?

要回答上述問題,端視公司能否適切管理其中隱含的風險。過去公司必須自行承受所有的風險,現在則可透過風險移轉和保險的工具與市場,來認定、評價及交易風險。無法交易的風險還可簽訂契約,由第三人承擔;或是與公司業務單位整合後,一併出售。同時,公司可專注經營自己的競爭優勢,選擇適合自行管理,甚至主動承擔的風險。

規畫並管理不斷改變的風險組合,已成為決策選擇的指導原則,成功做到的公司,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將遠高於採取傳統風險組合的公司。這是因為公司只要能專心因應適度的風險,通常就能承受較高的債務,而債務衍生的利息支出可以抵稅,股利收入則不行。此外,成功的風險管理還可以節省作業成本。以資訊科技(IT)的建置及服務為例,外包通常比自行開發與管理更省錢。的確,外部供應商藉由規模及知識經濟降低成本,對相關風險具有先天優勢。

為了協助公司經理人在這波風險管理革命中勝出,以下提出一個方案,分為五個步驟。雖然這個方案適用於公司內各事業單位,但我們建議還是由公司整體開始實施較為合宜。每一個步驟會針對公司風險思維的進展,提出實用的觀點(見表1)。不過,在詳述這個方案前,讓我們先看看一個風險管理改革的成功例子。


成功個案:德州電力公司

德州電力公司(TXU;原為德州電力公司事業〔Texas Utilities〕,現改為能源期貨控股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s〕)原本獨占德州北部的電力供應,但在2002年,德州開放躉售及零售電力市場。過去,德州電力公司透過垂直整合,包辦從發電廠到零售電力銷售網絡等各項業務。但自由化開啟了市場競爭,引起產能過剩、商品價格風險等問題,使公司陷入財務困境。2003年底,德州電力公司的市值剩不到一半,債務占公司市值的比率也已超過70%。

2004年2月,約翰.懷爾德(John Wilder)接任德州電力公司執行長一職。他判定,只要躉售電力價格再稍微下跌,公司就會面臨倒閉危機,於是致力推動組織再造計畫。其中有兩個核心原則:一、公司盡力迎擊可增加競爭力的風險,並消弭其他風險;二、對風險承擔進行動態管理,確保償債能力和流動性持續無虞。

在德州發電市場的爭奪戰中,德州電力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信賴能源」(Reliant Energy)節節敗退,最後把發電廠賣給私募股權集團,宣告退出。其他公司則簽訂高折扣、固定價格的電力購買協議來規避風險。但懷爾德堅信德州電力公司有獨特優勢,即使躉售能源價格(尤其是油價)可能下滑,使公司暴露在高度風險中,也要堅持到底。他相信,與其把風險轉移給其他公司,不如自行承擔風險來得划算。

懷爾德認為,德州電力公司垂直整合的零售業務,有先天的避險功用。只要做好行銷及客服,鞏固住零售市場占有率,一旦躉售市場失利,維持不墜的住宅用電零售價格,便可用來彌補虧損。住宅用電占德州電力公司銷售量一半以上,公司因此認為,零售定價優勢約可抵銷四分之一的躉售價格風險。況且,懷爾德明瞭,公司自己的投資及定價決定,對躉售價格影響極大,也可以因應風險。所以,他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是:拒絕好幾家投資銀行極力推銷、大多是複雜的避險與結構金融商品組成的計畫。

然而,發電業務的現金流量,極易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衝擊,德州電力公司急需強化對抗財務壓力的能力。於是,懷爾德展開了一系列措施:撤資、改變資本結構、外包及改善作業模式。才上任六十天,便撤銷四項非核心業務的投資,包括澳洲電力、一家新創立的電信公司,還有受限於法令,無法納入公司發電事業的一家天然氣輸送公司。撤資後回收的七十億美元,用來買回自家債券及可轉換證券,以降低固定債務,鞏固公司資本結構的風險承受能力(risk capacity)。接著,他把電話客服中心及帳單作業外包,並要求外包廠商保證能省下一定金額的費用;這也印證了該公司不善於承擔這類風險。此外,他還針對旗下工廠,大力推動精簡。德州電力公司利用「蒙地卡羅模擬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精密的風險管理工具,以及詳細的信用風險模型,量化分析上述措施可創造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可能衍生的風險。

成就史上最大融資收購案

有了新增的風險承受能力,公司便可自行承擔更高的躉售價格風險,所以,懷爾德終止前任經營團隊採用的昂貴金融避險工具。事實證明他的市場眼光精準。到了2005年底,躉售電價已上漲為兩倍,2006、2007年依然續漲,而漲價的獲利又不會因盲目避險而抵銷。其實,即使這段期間躉售電價下跌,零售業績仍可支撐德州電力公司度過關。

隨著電價上揚、革新的努力也逐漸出現成果,德州電力公司的現金流量急劇增加。很快地,公司的股權資本(equity capital)已超過承擔風險所需。為了降低股本,德州電力公司以每股平均25美元的價格,買回40%的自家股票(2007年初,股價已上漲至65美元)。2004年底,金融分析模型顯示,相對於風險,公司的資本仍然過剩,德州電力公司遂舉債四十億美元,買進更多自家股票。

接著,在2005、2006這兩年,德州電力公司積極進行商品避險、債務管理、專案融資、外包及股票買回,進一步提升風險承受能力。2006年,創造了53.4億美元的盈餘(以EBITDA計算,即尚未扣除利息、稅金、折舊及攤銷支出的盈餘),較2003年增加了25億美元以上,但同一期間資產規模縮水了40%;而且每股盈餘(EPS)達5.55美元,也是2003年的四倍多。股價上漲,使公司至少增值了320億美元,漲幅在標準普爾五百大公司(S&P 500)中名列第四。德州電力公司估計約有25%的增值,應歸功於風險管理改革。

2007年,德州電力公司被一組私募股權集團收購,收購金額達450億美元,成為史上金額最龐大的「槓桿收購案」(leveraged buyout)。收購案的成功關鍵,在於買家能否繼續妥善管理商品價格風險。不過幾年間,這家成為新東家的私募集團,利用金融槓桿創造的巧妙結構,規避了大部分的商品價格風險,以估算出公司每年的營運現金流量,確保公司有一定的償債能力。此種避險的效果,與新東家利用買權交易,以低成本鎖住躉售電價是一樣的。其實,在此案中,新東家也聰明地掌握了市場對槓桿收購案的偏好,因為市場普遍預期,當融資結合避險,便能創造出比公開釋股更低成本的資本。德州電力公司的新東家和新債主,能否妥善因應新的風險,仍有待時間考驗。其他公司也可複製德州電力公司的經驗,以風險管理為決策指導原則,締造同樣的佳績。首先,德州電力公司找出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判斷哪些是公司應自行承擔的;然後再估計承擔風險所需的資本。接下來,則是一連串的策略、作業、財務等決定,使公司的資本結構恰好足以承受風險。最後,則是將風險管理制度化,在整個組織中貫徹執行。

現在我們進一步詳細說明革新風險管理的五個步驟。

步驟1:找出並了解主要風險

風險管理從自我檢視開始,必須明確指出所面對的風險,並對未來可能的發展有些概念,知道結果對你是有利還是不利。找出風險聽起來很容易,其實,光是要讓大家意見一致就困難重重。各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可能為了看緊自己分配到的預算,會故意淡化或漠視特定風險。法務和財務部門對風險的看法可能不同,卻很難找到可互相討論的共通語言或工具。法務部門或許不願在公司年報裡揭露某項尚未確定的負債,風險長(chief risk officer)卻要求在公司緊急應變計畫中說明,以確保公司整體的風險承受能力足以因應。

風險管理的焦點,必須放在少數真正重要的風險上;然而,大家相互妥協的結果,卻可能列出一長串風險。我們曾在一家多角化經營的金屬公司擔任顧問,該公司各單位共提出約六十個風險。根據我們的經驗,通常四到六個主要風險,便足以影響一家公司的現金流量變動性,其中最常見的有:需求風險、商品風險、國家風險、作業風險及匯兌風險。當然,不同的公司、產業及地理位置,面臨的風險也不同。以稍早提到的那家金屬公司來說,我們發現該公司前六大風險,就造成了92%的現金流量變動。

理論上,我們知道風險的發展千變萬化,任何結果都有可能。但即使知道會有許多潛在結果,人們的慣性還是會專注於處理最有可能發生,或自己最害怕的事。常見的情況是,由於未能全盤考慮所有可能的結果,企業往往因為對特定風險的傷害程度,有認知偏差而身陷險境。面臨重大投資案的決定時,常未能體認成本超支與特定報酬率門檻間的連結關係。這是「單點預測」(single-point forecasting)忽略或錯估風險的典型例子。

有時,我們可從市場交易得知機率分布的情形。例如,要推導出隱含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可由商品期貨市場中選擇權價格的變化得知,有時也必須對歷史資料進行統計趨勢分析。不過,評估風險機率通 常更為主觀;還好,有許多決策工具可協助,像是情景規畫(scenario planning)、代理人模擬(agent-based modeling)及德爾菲調查法(Delphi method survey)。雖然極端的例子並不常見,但在機率分布中可能性最小的事件,有時也會造成重大影響,這點就是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在《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一書中討論的主題。若要徹底分析你的風險部位(risk position),連最小的可能性也不可遺漏。

明智的公司會先找出可由內部分擔的風險,而不必移轉至外部市場。跨國企業由內部自行抵銷匯兌風險,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公司的風險部位將如何隨產業發展而改變,也必須加以考量。例如,自從中國鋁業加入國際市場,已開發經濟體不能再將勞動成本上揚,轉嫁由客戶承擔。

步驟2:決定自行承擔哪些風險

以下的這三個問題,可幫公司決定哪些風險符合自己的競爭優勢,適合自行承擔:一、公司各項業務是否具互相抵銷風險的功能?例如,產油與煉油的垂直整合,可抵銷商品風險。二、公司對特定風險是否有卓越的管理優勢?例如,商品交易的資訊優勢,或大型投資的專案管理能力。或者,公司其實處於劣勢?例如,航空公司因應飛機燃料價格風險的能力,明顯不如煉油公司。三、可供避險操作的市場是否有效率?有些市場工具效率非常高,例如,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這些工具的效益甚至超過公司自行承擔,或是求救專業的銀行。

藉由評估適合自行承擔的風險,公司可訂出明確的風險策略。如果某一風險是公司競爭優勢所在,公司可以創造出巨額報酬,則無需避險,也無需進行風險移轉(但仍應考量公司整體的風險承受能力,見下文)。事實上,公司反而應盡量滿載此一風險,因為若要移轉,承接方必定會要求極高的價碼。相反地,對自己不具優勢的風險,只要市場效率不差,便應採取風險移轉。萬一沒有市場工具可使用,公司宜設法開發風險移轉的機會,例如,尋找風險部位與自己互補的公司,簽訂長期合約,或成為合資伙伴。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它示範了企業應如何從自己的先天優劣勢及風險角度,思考企業的整體策略。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航空業幾乎全倒,西南航空卻屹立不搖,持續34年創下優秀的獲利表現。早在1990年代,該公司便採取複雜的避險策略,有效降低50%的燃料成本。這個策略創造的利潤,累計已超過四十億美元,單是2005年的獲利便達十億美元,是該年總營收的105%。至於西南航空避險策略背後的思考過程,相關討論並不多。公司主管著眼於穩定成本、服務及票價的整體策略,而將燃料成本避險視為其中一環。他們知道燃料價格上漲,是公司營運模式面對的最大威脅,而無論情況多糟,公司仍將堅持低價航空服務的路線。倘若燃料價格上漲,避險操作將使西南航空保有燃料價格優勢,從而強化勞動與生產成本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反之,如果燃料價格持平或下跌,公司就維持低價領導地位。簡單來說,面對油價風險,航空公司毫無優勢,西南航空比同業更早體認到這一點,因而掌握了獲利的關鍵。

步驟3:決定風險承受能力及企圖心

要評估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必須量化「營運現金流量風險」(operating-cash-flow risk)。首先,根據第一個步驟得到的風險機率分布,進行蒙地卡羅模擬。蒙地卡羅模擬法在金融業廣泛使用,可針對多個變數,檢驗各種可能狀況,效率極高。模擬完成後,就可量化未來幾年現金短缺或過剩的可能性(關於實務的應用方法,見表2)。


除了現金流量風險,公司也會對其他風險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管理。例如,在景氣循環起伏較大的產業,公司可能會想評估及管理股權價值風險,希望將預期股價波動性維持在低於一個絕對值,或低於同業平均值。或者,公司可能會認為達成每股盈餘預測非常重要,因此必須評估及管理盈餘風險。無論公司強調什麼,以機率為基準來衡量風險承受能力,都可能對公司有所助益。

若缺乏完善的風險分析過程,多數公司會傾向兩個極端。其中一個極端是,不知節制風險胃納,對可能發生的負面情況準備不足,於是一旦問題爆發、借貸無門,公司就得砍掉重要的現金流出,甚至出現償債能力的危機。對這類公司來說,現金流量每短缺一元,實際付出的成本可能是兩到四元,須視放棄投資的機會成本,或財務困境的因應成本而定。

另一個相反方向的極端更為常見。公司承受風險的企圖心過度受限,風險承受能力過剩,常是為了達成信用評等目標。這些公司資本結構的典型特徵,是滿手現金,負債極少,甚至沒有。這種策略會提高公司的資本成本,從而可能降低公司的市場價值達15%。這些公司遵循風險驅避(risk averse)的標準來分配投資資本,例如,過高的投資門檻、保守的價格及獲利率預測,結果扼殺許多可創造價值的成長機會。有些公司本身的運作即可達到利率、匯率或商品價格的避險功能,卻仍採取其他避險操作。倘若公司能將承受風險的能力與企圖心連結起來分析,對自己的整體風險部位,會有更清楚的了解。

步驟4:風險考量納入決策流程

風險管理不是專家偶一為之,或是風險部門一年一度的工作,而是一種心態、文化,以及一種處理問題、流程和決定的方法。心理和行為經濟學指出,要把風險正確地融入人們的想法,是很困難的,公司必須努力建立一套以風險為考量的決策模式。要做到把風險納入公司的日常運作,必須針對風險與報酬管理相關的決定與過程,界定出完整範疇。而風險管理考量,對以下四種決定極具助益:

1.投資決定

採用機率分析進行投資決定,可避免許多傳統評估方式潛在的缺失。例如:公司可評估特定機率範圍(像是以發生機率介於第25%至75%為範圍),再加上淨現值(NPV)為負的機率,來取代單一的淨現值估計。另外,公司還可檢視不同計畫架構下的機率分布,包括將投資計畫委由數家廠商承包,而由公司內部統籌管理;或是僅與一家廠商按固定價格及進度時間,簽訂統包合約(turnkey contract)。布萊克/修爾斯選擇權定價公式及其他風險評估工具,也有助於公司將實質選擇權的價值加以量化,例如,隨著事件發生而延後或加速投資進度。

2.商業決定

不管是即期或長期合約,對大多數工業採購及定價決策來說,風險帳本(risk book)的觀念都很有幫助。這個觀念,源自於資產管理和證券公司慣用的交易帳本。風險帳本主要是把複雜的風險組合分為幾個類別,使風險部位的配對及衡量更有效率。例如,軟性飲料裝瓶廠,可運用風險帳本的方法改善商品風險管理。首先,將個別風險部位分類,再把像是鋁箔及塑膠包裝、高果糖玉米糖漿、卡車燃料等成本加以量化。然後,再評估這些彼此高度相關的風險,究竟適合用什麼方式管理,是進行避險、採購及銷售合約的條件,還是由公司統一規畫油價期貨組合來避險。

3.財務決定

財務策略大多包含不同風險之間的取捨(risk trade-off),必須先考量現金流量與價格兩者間的相互抵銷關係,再做決定。公司是否應增加避險,來擴大舉債額度?是否應刪減資本預算,來增強抵禦衝擊的能力?是否應以發行新股籌措併購所需資金,而非以現金或債務支應?目前,大多數公司往往靠「負債占股本比率」(debt to equity ratio)等死板的原則,甚至會為了達到信用評等的目標,而做諸如此類的決定。其實,公司應採用現金流量涉險值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4.作業決定

廠商的供應鏈設計、業務外包、存貨策略、全球布局調整等作業決定,都必須考量風險與報酬的取捨,而考量企業風險(enterprise risk)也有助益。例如,倘若一家從事製造業的公司為了節省勞動成本,將生產部門移到新興市場國家,或許該公司的下一個生產據點,就應該設在已開發國家,才能達到分散新興國家中政治風險的效果。同樣的道理,一家採取精簡操作模式的公司,如果能與多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使供應鏈更具彈性,則當面對重大、因應代價昂貴的衝擊時,就不會不堪一擊。

產業界在做決策時,很少會使用風險管理工具去協調或評估上述風險;然而,這些決策不是消耗,便是創造風險承受能力,每一項都充滿不確定性,足以陷公司於險境。問題的最終關鍵,在於主事者的決策能力。通常,投資及作業決定由業務單位主管負責,採購決定由採買部門負責,定價決定由銷售經理負責,而財務決定的則由財務長(CFO)負責。這些負責人採取的預測立場,往往基於標準化假設,或是任何高於、低於標準的假設,而忽略了所有其他的機率分布。

理想的狀況是,企業經理人和決策者會仔細分析任何計畫或投資對整體風險的影響,精準的加以取捨,使公司的風險組合達到最佳化。就實務來說,風險管理績優的公司,有著貫穿公司各層級的優良風險文化。此一文化包含良好的誘因系統,鼓勵公司每一分子著眼於公司的整體價值,而非個人利益,並以實質的長期經濟結果(而非短期績效),做為決策的出發點。我們在另一篇文章提到過,風險文化正是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最重要的特色。

要說服公司經理人以我們所說的方式思考風險,並不容易;但我們的經驗是,一旦做到了,效果就大不相同。執行長如果充滿幹勁,也深知風險與報酬管理的重要性,整個管理團隊和公司文化都會受到啟發。要發展出公司的整體風險策略,雖然必須投入許多教育工作,還要長期奉行一致的原則,但對公司的業績卻有持續且正面的影響。

步驟5:

公司治理和組織,與風險策略一致

從公司的董事會開始,所有的管理階層都必須兢兢業業、全力以赴,才能持續推動風險管理。高盛、德州電力公司等最優秀的風險管理經營團隊,都有不斷質疑、開放的文化,也會挑戰與過濾資訊,降低意外狀況發生的機率。但大多數公司並沒有明確的風險治理架構,只有零星、片段的作為,風險的概念彷彿只是聊備一格,並未推行到公司各層級。許多複雜的組織挑戰仍有待克服,才能把風險管理融入公司文化中(見表3)。


任何策略的制定,都必須把負責執行的組織單位納入考量。同樣地,要系統性、策略性地實施風險管理,公司由上而下都必須了解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及整體的風險部位。但大多數公司只求辨別風險的不同層面,也頂多採取一些緩和措施。

即使有些公司已體認到風險的重要,也具備了些許管理能力,仍做得不夠深入。這類公司的風險管理通常採取分權制(decentralized):各事業單位自行承擔風險,而公司總部則負責監督,以及透過風險組合的篩選,進行有限的風險整合工作。尤其以大型計畫為主的公司,面對的風險既複雜且長期,幾乎都採分散制做法。但就風險整合來說,這些公司對風險和報酬取捨的了解,大多非常局限,而且通常倚賴龐大股本及巨額保險來抵禦風險。這些公司事業單位眼中的風險管理,就像在公司內部署警力,專門扼制任何獨立行動。

根據我們的經驗,效率最高的風險管理模式是集中制(centralized),由有實權的風險長對執行長負責,也定期出席董事會。採取這種架構的公司,通常較具警覺性,並有一致的原則,因此較有能力因應風險的急劇波動;對能為公司帶來機會的風險,也比較勇於承擔。

管理風險才能迎戰未來

長期以來,公司策略忽視了風險。但金融服務與企業併購兩股革命風潮同時進行,已帶動公司策略產生突破性的發展。今天,關鍵問題不再是公司擁有多少資產或能力,而是公司承擔了什麼風險,並有許多工具及技術可幫公司做出相關決定。當然,適應新世界並不容易。找出風險所在已是一項因難的工作,更別說要決定公司適合承擔哪些風險。公司經理人必須學習量化風險的新技術;此外,並非只有高層才必須做風險分析的工作,經理人的每個決定都必須進行風險評估。最後,必須調整公司的組織架構,使其與風險策略一致,這項工作需要一位高級主管,推動公司由上而下共同努力,最好是執行長,或是直接向董事長負責的資深主管。一旦克服這些挑戰,會帶來豐碩的成果,公司精通風險管理,為股東創造的報酬率,以及運用資本的效率之高,都是前所未見。最重要的,專業的風險管理,會創造出更多資本和技術,讓我們面對未來幾十年更難預料掌控的不確定性時,有更多籌碼可以因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